发展 相关话题

TOPIC

“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为经济大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方向。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尚不稳固的回升基础,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勇于担当,进一步发挥好创新主力军、改革先行者、开放排头兵、经济压舱石的关键作用,引领带动其他省份各展所长、锐意进取,确保“十四五”规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去年“降低2.5%左右”的目标相比力度加大,展现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这也是一个“踮起脚尖”可以实现的目标,有助于各地在实践中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避免因压力过大而“跑偏”。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2024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了3.8%。但如果算5年的总账
近日,印度政府宣布在新财年重启核能发展任务,聚焦国际先进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研发应用,拨款23亿美元,计划在2033年前建立至少5座自主研发的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印度电力需求剧增,作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能源转型压力巨大,扩大核能发电成为印度政府优先考虑的重点事项,然而其发展进程一波三折。 近10年来,印度核电发展相对缓慢。2010年印度政府通过《核损害民事责任法》,要求核设施事故责任由运营商和供应商承担,客观上阻碍了外资进入印度核电市场,也拖慢了印度核电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不仅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影响着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互交织、加速迭代的特点
当前,面对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国内经济运行承压的复杂严峻环境,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一些领域在准入门槛、资质条件上设立隐性壁垒,客观上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进入相关市场。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还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比如资金、土地、数据等要素资源以及用能、排放等指标越来越稀缺,市场化配置机制尚不健全,个别地方行政权力干预配置的冲动较强,造成不平等准入。 二是企业账款“连环欠”问题亟待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相互拖欠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大型企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有的放矢发展林下经济恰逢其时。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发展林下经济,是推动“两山”转化、实现乡村振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我国发展林下经济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国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经济林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致富。 发展林下经济,可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发森林食物。森林食物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森林“米袋子”里有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占有很重分量,如何更好保障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是一道必答题。千方百计优化民企发展环境,让企业聚精会神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首先要求企业做到守法经营。企业应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获取利益,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不破坏有序的商业生态。同时,政府也要做到执法分明,让企业心服口服。合规企业通过坚守诚信和法律底线,为社会树立了良好榜样,也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守法经营,遵守行业标准和国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从强化商业银行总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管理责任,明确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的准入要求等方面,推动助贷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借助外部互联网平台发放贷款的助贷业务实现快速发展。相关互联网平台运营机构依托相对成熟的消费场景、交易客群、客户数据,与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在协助商业银行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贷款服务、提升贷款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助贷业务存在权责收益不匹配、定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杠杆金融公司,有力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与农民增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稳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我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出台了哪些政策推进发展? 何安华(农业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关乎长远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我国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在生态系统修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累计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构筑起“绿色长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推动生物多样性恢复,江豚种群数量止跌回升;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后,生态农业、碳汇交易